English

由引文想到的

2000-09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阎晶明 我有话说

和几位书友在一起聊天,大家谈到一个观点,一些国内的文人学者总喜欢在文章里吊书袋,尤其是经常引用外国作家学者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。这里有一个前提,他们是依靠翻译作品来完成这项工作的。更有甚者,有的人还通过翻译作品来大谈语言艺术,这种做法让人生疑。现在,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人越来越多,加上一些翻译作品的水平不断受人批评,那些转引翻译作品的人就更不能令人信服了。有的朋友甚至直接表态,自己写文章从不引用外国人的话。

学术文化越发展,这种论点就越会受到支持。问题是,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,我们如何能够不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,包括国外作家学者的成果?难道我们能够因为语言而放弃对思想的追求吗?或者,我们宁愿把别人的思想精华化成自己的语言,同时拒绝承认受到人家的影响吗?这真的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。

以我个人的陋见,如果我们一旦被别人的思想所征服,就难免会在写文章的时候受到影响,引用别人的语言就成为在所难免的事情。如果仅仅因为拒绝承认翻译作品或对之表示怀疑,从而无视一个精彩观点的存在,那实在是为文时的一大障碍。比如我喜欢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著作,其实我知道以他精深的思想,汉语翻译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,但我们又不可能对丹麦语有熟练的掌握,那么,我们如何面对他精彩纷呈的思想呢?即使假设中国的学者和作家都对英语一门有读通原著的能力,我们对世界的了解也实在还差得太远。这种时候,引用翻译文章,就成为谈文论道时必不可少的事情。过多的引文当然会使文章的精彩程度和表述上的个性色彩大大减低,纯粹的拒绝也同样存在先天的不足。

近来有学者批评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界的现状,其中就提到大部分批评家在评论某一作家和作品时,从来无视同行已经取得的成绩和重要的观点,几乎没有人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,大家都在自说自话,批评的对话色彩和交流作用变得可有可无,批评成了一种任意而为的游戏,“资源共享”被集体抵制。这虽不是中国批评界的致命弱点,也值得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。差不多在前十年,中国批评界出现过对国外批评理论生吞活剥的现象,引来许多人的反感,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反面,谁也不关心中外批评理论的发展进程,批评似乎根本不需要什么理论工具,批评已无权威可言,对话体和口语化批评的兴盛一时,更让那些试图通过阅读和掌握现代批评理论的人感到出力不讨好。与其说得准确,不如说得偏激;与其努力周全,不如故意搅水。过两年,也许连“学院派”一说也会消亡,这未必是中国学术文化的一件幸事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